——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——
新闻行业垂直网站(央视记者 白爱军 报道)“嘉禾人是打铁的,也是铁打的。”开国上将萧克一语道破家乡特质。嘉禾县塘村镇,有“嘉禾小上海”“湘南第一圩”美誉。少年萧克曾在这里拜师学打铁的故事,在这个以铸造闻名的地方世代相传。

千百年来,嘉禾人凭借对锻造工艺的执着,传承并塑造着他们的“钢铁人生”。提起嘉禾菜刀,就不得不提被誉为“刀王”的黄吉生先生。11月12日,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、著名品牌策划人贾云峰先生在嘉禾县考察期间,与黄吉生先生进行了交流。
一、“嘉禾菜刀”争霸赛,铸造之乡狂欢节
嘉禾铸锻造起于秦汉,嘉禾县是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、湖南省铸造产业基地,被授予“江南铸都”“中国锻造之乡”。嘉禾菜刀自古就在“两广”“衡湘”享有盛誉,2021年“嘉禾菜刀锻造技艺”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,黄吉生先生则正是该技艺的传承人。

今年1月,嘉禾县举办首届“嘉禾菜刀”锻造技艺争霸赛。打铁汉子角逐铁场,争夺“刀王”美誉。比赛中,经过削纸、割肉、砍排骨等比拼,综合考评对菜刀的锋利度、实用性和硬度等,最终黄吉生先生获得大赛第一名。
普通人厨房里的厨具,是嘉禾人“钢铁人生”的生动注脚。比赛现场,在统计每一组选手成绩间隙,穿插武术、歌舞等表演,让充满“铁”味的比赛现场,增添了一份柔情。拍卖环节更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,能拍到“刀王”锻造的菜刀,是一种特别的幸运,更是一种技艺的传承。
菜刀与美食渊源深厚。比赛现场的小吃一条街,灯盏糍粑、酥油茶、米豆腐、红油粉等特色嘉禾美食应有尽有,还有各式各样的农副产品,琳琅满目,让前来观看的游客既能大饱眼福又能大饱口福。
二、“世界最重的菜刀”,菜刀比人还高
比起获得大赛第一名,能够让嘉禾菜刀走出湖南、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,这才是黄吉生先生更大的梦想。于是他耗时65天,打造出了一把重436kg的特大号菜刀,今年6月,一举斩获世界纪录协会认定的“世界最重的菜刀”。

作为中国四大纯手工锻打菜刀基地之一,嘉禾菜刀锻造技艺讲究“三火九淬”,需经选料、烧火、锻打、淬火等十余道工序。比人还高的菜刀,不仅是重量之沉,更是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几十年来的坚守与匠心。
正如黄吉生先生所说“嘉禾菜刀能够得到世界纪录,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,也是我们全嘉禾菜刀锻造技艺传承人的荣誉,我们将以世界纪录为契机,让我们嘉禾菜刀锻造技艺的文化走向全国面向世界。”
三、传统锻造工艺,创新赢得年轻人认可
自嘉禾县首届“嘉禾菜刀”锻造技艺争霸赛之后,赛事持续发酵,不仅掀起刀具订单热潮,更推动了塘村锻刀企业加速技术革新与工艺升级,为“中国精铸小镇”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在此背景下,“刀王”黄吉生先生也感到更大的使命与担当。于是,他开始对材料、刀柄、刀身进行全方位的改良。木头刀柄变成夹柄、通过改进防止生锈,在他的手中,古朴韵味的菜刀,成为创新不守旧的匠人实践。

如今,在保留了传统锻造技艺精髓的基础上,黄吉生先生创新使用了整刀淬火的工艺,不仅使刀具的硬度和韧性更加均匀,还提高了刀具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。
正所谓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凭借精湛工艺和卓越品质,黄吉生先生和他的嘉禾菜刀,吸引影视城、抖音木森大舞台及众多厨师纷纷慕名而来。能获得一把刀王定制版的嘉禾菜刀,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梦想。
四、一年卖刀30万把,小利器斩切大市场
在熟悉的家乡,黄吉生先生打了40多年铁,凭“3000多锤打一把菜刀”的匠心,成为“嘉禾菜刀锻造技艺”市级、省级非遗传承人。虽然传统手艺在身,但他思想与时俱进。
如今,在工艺方面,空气锤替代了手工锤,电力炉替代了“冲天炉”。在销售方面,全家人上阵父子兵,儿子与儿媳、女儿轮值,“全日制”直播,一年卖刀超30万把。网上销售替代了“提篮小卖”,新工艺和新模式,让嘉禾菜刀走出湖南、走向海外,黄吉生先生也开启了升级版“王者时光”。
其实,刀王一家的生活,只是嘉禾人“钢铁人生”的缩影。父子炉、夫妻炉、兄弟炉……塘村人打铁,讲究“世袭罔替”,传统家庭作坊,千年炉红火旺。塘村人打铁,祖祖辈辈抡起实锤打“三刀”“两头”——菜刀、镰刀、篾刀与锄头、镢头,小利器斩切市场大蛋糕。

在嘉禾县,当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交互,作为湖南工业小镇、“中国精铸小镇”的塘村,其高质量发展浪潮一浪高过一浪。千年古墟对标“工业重镇、农业强镇、商贸名镇”,锤打出一身钢筋铁骨。
“刀王”黄吉生先生,锻造的是一把菜刀,传递的是一段“钢铁人生”。因势而动、乘势而上、聚势而强的技艺传承人,将嘉禾菜刀由炉红火旺推向炉火纯青。嘉禾菜刀所传承的,正是当代生活所缺少的坚韧。对很多人而言,或许你的钢铁人生,只缺一把“嘉禾刀”。
参考资料:
嘉禾县总工会:《嘉禾县首届“嘉禾菜刀”锻造技艺争霸赛:铁场角逐 刀王亮相》
嘉禾发布:《重磅: 436公斤!嘉禾菜刀锻造技艺成功挑战“世界最重菜刀”纪录》
嘉禾发布:《千年锻造 匠心传承·精铸小镇锻打菜刀记忆 | 嘉禾菜刀:承载千年文化 焕发工艺新活力》
哲学里的郴州:《打铁“打江山”,打出塘村钢筋铁骨》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