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兴中医,从娃娃抓起—— 扁鹊脉法第四代传承人贾海兵的传承实践

来源:中国新闻报道作者:景舍发布时间:2025-08-23 11:26   会员投稿阅读量:14324   

(央视记者 白爱军 报道)“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,需要代代守护、传承精华,也需要与时俱进、守正创新”。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杰出代表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,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中,正书写着全新篇章。而在这宏大叙事里,有这样一位师父,以他的执着与坚守,为中医药传承铺就基石,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
在三晋大地与京华热土间,扁鹊脉法第四代传承人贾海兵院长以师者担当,携少年弟子们,正书写着一场关于传承的生动实践,让千年中医智慧,在童心沃土里抽枝发芽。

一、收徒:一脉星火,万千童声

(插图:贾海兵院长及夫人与弟子们大合照)

如同古语所言: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;徒者,尊师勤学精研。”

(插图:新弟子行叩首礼)

贾海兵院长郑重接过茶盏,回赠回徒帖,语重心长:“今日起,你们便是我的弟子。要谨记‘医者仁心,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’。”

短短数语,厚重如山。这一礼,对贾院长而言:不仅是仪式的完成,更是医道薪火的传递;对弟子而言:不仅是拜一位师父,更是许下一生的医者誓言。

二、讲史:让故事照见初心

(插图:贾海兵院长为弟子们讲扁鹊的故事)

诊室药香袅袅,新徒围着诊桌,贾院长给徒弟们讲扁鹊的故事。贾院长不仅传授医术,更注重医德的培养,他教导徒弟们:“作为医者,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疾病,更是一个个需要关怀的人。用心倾听,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痛苦。

三、义诊:于实践淬炼成长

(插图:紫玥街头义诊)

暑假,骄阳似火,却挡不住传承的脚步。紫玥换上白衣,上街义诊。老人们看着这个稚嫩却认真的女孩,眼中闪过惊讶又欣慰的光。很多熟悉她的邻居都会热情的称呼她为“小王大夫”。

更令人欣喜的是,随着义诊的开展,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其中。新入门的孩子围在一旁,最初他们眼神中满是好奇,看着与自己同龄的紫玥熟练地进行诊疗操作,渐渐变成了敬佩与渴望。

(插图:紫玥与小伙伴们一起探讨诊脉)

义诊之余,他们还会与紫玥一起探讨如何诊脉。贾院长则站在不远处,眼神中满是欣慰与鼓励,他看着孩子们积极参与的模样,深知这便是中医药传承的希望之光。

这一场景,成为了社区里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,见证着中医药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发芽。

许多家长在一旁感叹:“原来孩子不止能学琴棋书画,也能学中医;而且学到的是一颗仁心。”

四、聚势:引更多人共赴传承

(插图:家庭聚会中紫玥与18岁的师哥一起为家人诊脉)

从诊室到街头,从家庭聚会到社区讲堂,贾院长的“中医启蒙” 越传越广。“中医传承从娃娃抓起”,不再是口号,而是具象的生活 —— 孩子们在学校讲“上工治未病”,在家庭教“节气养生”,越来越多“小粉丝”捧着脉枕追着问“能学吗”。贾院长笑着回:“当然!扁鹊学医时,也不过是少年郎。” 当家长们从“旁观”到“参与”,从“送孩子学”到“陪孩子悟”,中医传承的同心圆,在贾院长的引领下、在童心引力下,越画越大。

五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

一个师父的坚守,点燃了中医的未来;一个孩子的成长,带动了一群孩子的觉醒。

贾海兵院长带着紫玥与同门们用行动告诉我们:践行习主席的嘱托不是口号,而是一次次实践,一声声“师父请喝茶”,一颗颗少年赤子心。

振兴中医,从娃娃抓起。中医的未来,在他们的身上,正在发生。

“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,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。” 贾海兵院长与少年弟子们的实践,让中医传承有了 “孩子气” 的鲜活,有了 “接力跑” 的韧性。这一脉星火,从历史深处来,在童心沃土里燃,照亮的不仅是中医传承的路径,更是文化自信的未来 —— 当更多孩子触摸到中医的温度,听懂了祖先的智慧,中华民族的健康密码与文化基因,便有了最坚实的传承者,让 “瑰宝” 永远熠熠生辉,护佑民族,走向更长远的未来。

 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中国新闻报道

上一篇: “风景树”变身“8名乘客”?货车司机心存侥幸终被查

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