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——
新闻行业垂直网站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( 以下简称“ 济宁能源” ) 借鉴司库资金管理模式 ,规划建立了以“11223”管理架构和“共享+司库”双轮驱动为基础的司库管理体系、实现账户、资金、结算、融资和安全“五转变”,显著提升资金供应能力、运营效率与效益以及安全管控水平。智能化技术应用覆盖集团全部范围、业务和流程,为实现资金“看得见、管得住、调得动、用得好”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五十五载砥砺前行,从地方煤矿到全国500强的跨越之路
济宁能源起源于1970年,前身为济宁市落陵煤矿。历经五十余年发展,已成为一家综合性集团企业,主营业务涵盖现代港航、能源产业、物流贸易和高端制造四大板块。2024年,济宁能源实现营业收入903亿元,利税突破59亿元,各项经济指标稳居市属国企首位,营收与利润位列山东省属企业第8。同时,济宁能源跻身中国物流企业50强第18位,中国企业500强第322位。

围绕“打造国内一流的综合能源集团和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”的战略目标,济宁能源加快推进“12326”产业布局,沿京杭运河济宁段建设了梁山煤钢物流园区、济州港钢材粮食产业园区、龙拱港集装箱示范园区、顺达港综合物流园区、太平港船舶工业园区、微山港大宗商品物流园区、盛源精密产业制造园区、汶上煤电化产业园区及绿色矿山智能成套装备基地等多个园区 。
四大场景,解读司库体系落地密码
2022年6月,济宁能源数字化“智慧司库系统”全面上线,成为本地区首家完成司库体系建设的企业。济宁能源通过构建“11223”管理架构和“共享+司库”双轮驱动的司库管理体系,有效推动了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集团公司智能化系统已实现全域渗透、全业务链贯通、全流程覆盖,尤其是在财务分析、战略规划、资本运营和财务数字化等方面成效显著,为集团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该体系进一步强化了资金的集约化、高效化和安全管理,推动业财深度融合,有效增强了集团竞争力、创新力、控制力和影响力,标志着济宁能源财资管理正式步入智慧化新阶段,开 启数智融合支撑价值创造与战略决策的新篇章。
(一)高效构建全球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,提升全域资金管控水平
司库系统建设初期,济宁能源面临银行账户冗余、银企直联率低等问题,导致资金沉淀和财务费用居高不下。
为实现资金“看得见、管得住、调得动、用得好”的目标,济宁能源全面升级银行账户管理系统:规范账户类型,实行“收支两条线”分类管理,压缩银行账户数量,严格管控结算账户开立。经过半年运行,境内账户直联率超过95%,境外账户直联率超99%,境外账户可视率达100%,实现全域银行账户实时监控与实时可视。针对非直联账户数据获取难题,创新应用数智云柜产品,实现了非直联账户数据的自动采集。每日自动归集资金,可归集口径资金集中度超过96%,境内全口径资金集中度达87%以上。
(二)完善健全财资管理体系,规范资金结算工作
在司库系统运营初期,济宁能源资金归集路径为“三级企业→二级集团→集团公司”,但是,在实际资金运营管理中,该种模式资金归集步骤繁琐,降低了资金归集效率;同时,内部企业使用现汇结算导致资金沉淀,增加了资金运营成本。
2022年,济宁能源重构资金管理模式,搭建了一套资金管理体系、一套资金结算体系,建立收付款两个结算池,融通境内外两个市场,筑牢三维安全防线。在该种资金管理模式下,所有企业资金每日直接归集至集团公司,大幅提升了资金归集效率,归集率提高至96%。资金结算业务从前端发起,实现在线审批流转、自动校验资金计划、报销标准及发票税额功能,提升业财信息共享与合规管控水平。济宁能源创新采用“账动钱不动”的内部结算方式,除特殊要求外,内部交易均通过内部账户封闭结算。此举减少沉淀资金2亿元,年节约转账费用约1200万元,实现资金供应、效率效益和安全管控的全面提升。
济宁能源还率先推出电票直联业务,与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和青岛银行合作,实现票据签收、背书、贴现、兑付等全流程线上管理,自动生成应收应付票据台账,实现票据信息动态采集、可视化监控及兑付预警,财务系统可直接办理票据业务。集团统一集中结算,系统结算率达到98.53%。

(三)资全计划全流程管控,数字化司库赋能全域资金精益运作
济宁能源创新构建智慧司库系统,运用“共享+司库”双轮驱动模式,自主开发资金计划自动化集成系统,实现全级次资金计划线上管理与资金全生命周期管控。

事前,系统集成物资采购、合同、大宗商品、港航物流、煤炭供销,人力资源等业务数据,自动完成数据提取、筛选、汇总与填报,减少约30%的计划编报工作量,提升资金计划可信度,为资金统筹提供数据支持。事中、遵循“无计划不支出,有计划不超支”原则、实行“年预算、月计划、周预测、日头寸”模式, 精细管控资金,智能调配结算工具与时间、加快资金周转。资金计划执行率提高至85%,偏差率降 低约15%。
事后,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、对各成员单位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与可视化 展示,将资金流人流出执行率、计划偏差、资金周转及现金流等指标纳入总会计师考核,强化计划 刚性约束、实现“填报、执行到考核”过程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。
(四)依托大数据及AI技术,搭建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型
依托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及云计算技术,济宁能源构建智能资金管理平台,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,保障集团整体流动性安全。平台实时汇聚全集团银行账户、交易流水、融资头寸等海量数据, 提供精准现金流预测与智能风险预警,实现资金流透明化、风险可感知和调度可控。
1.严把业务准入关,强化事前业务风险管控
系统自动识别并限制不同成员企业的资金业务范围与金额,通过与物资采购申请、贸易业务链条计划等流程联动,强化业务准入风险管控。
2.精细化管理交易要素,强化事中业务风险管控
系统将“业务四流信息”等关键要素纳人线上审批,明确业务背景与策略,交易计划须经司库 系统报集团审批后生效。对可能超计划的交易,系统自动触发风险预警机制。
3.动态管理业务流程的全周期,实现事中业务全流程可溯
从贸易业务链条交易计划制定到合约完成,系统以逻辑树形式串联展示全流程,支持任意环节 一键查看,实现业务全程可追溯。
4.自动监测资金缺口,强化事后全域资金可视性
通过自研流动性风险监测模型,系统自动抓取银行流水,比对月度资金计划与资金存量,对冲后生成资金缺口报告,支持多层级可视化展示及底层数据穿透查询,实现每日全集团全级次流动性风险缺口的量化与可视监测。
5.动态监测资金流,提升企业管理决策水平
依托智能资金管理平台,实时抽取各企业各项目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情况,动态监测权属企业资金净流人情况,及时将本月以及累计资金流情况反馈至权属企业,提醒各企业资金流情况,为企业未来资金支付、业务发展以及战略布局等提供决策依据。
作为济宁能源长期的价值伙伴,用友珍视并感谢济宁能源一直以来的信任与支持。用友将依托其BIP平台的技术积淀与行业洞察,持续助力济宁能源优化资源配置、强化风控能力,为集团“千亿级目标”与高质量转型注入韧性支撑,共同打造地方国企财务数智化升级的标杆范式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