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孔肯雅热疫情升温 科学防控早诊早治

来源:中国新闻报道作者:王廖发布时间:2025-07-30 09:02   会员投稿阅读量:12305   

近期,我国南方地区基孔肯雅热疫情呈上升趋势。据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健康局通报,截至7月26日,今年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,均为轻症,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。目前,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3224例,疫情仍处在高位平台期。国家疾控局已派出工作组赴佛山指导防控,强调“防输入、防扩散、防外溢”的防控策略。

疫情来袭: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与挑战

据了解,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。其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(39℃以上)、关节剧痛(尤以腕关节为甚)、皮疹及全身肌肉酸痛,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关节痛。佛山市乐从医院收治的病例显示,经对症治疗,如解热镇痛药、穴位贴敷后,多数轻症患者可在3—7天内康复。

国家疾控局研究员指出,基孔肯雅热目前无特效药,防控核心在于“灭成蚊、清积水、防叮咬”。佛山市已指定53家定点医院,配备防蚊隔离床位3696张,并通过“单点突破+全域防控”模式,发动村民志愿者清理蚊虫孳生地,从源头阻断传播链。

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强调,公众出现发热、关节痛、皮疹等症状时,尤其是近期有疫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者,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。旅行前往东南亚、非洲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区时,应提前备好驱蚊剂、穿浅色长袖衣物,返国后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。

专家提醒:预防为主,早诊早治

7月23日,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倡议书,号召市民朋友们积极行动,清积水、灭蚊虫、做防护,预防“两热”:及时清理积水,消灭蚊虫孳生地;共建健康家园,改善公共卫生环境;加强个人防护,降低蚊虫叮咬风险;及时就医排查,主动配合防控工作。

蚊媒疾病高发季恰逢夏季高温,广大市民为防范疫情及避暑,多数采取关门关窗空调制冷方式,但低温环境易使毛孔骤闭、邪气入侵。当室内外温差超过7℃时,风热之邪趁虚而入,容易引发咽喉肿痛、发热咳嗽等风热感冒症状。建议空调温度调至26℃以上,家中可常备板蓝根颗粒、复方板蓝根颗粒,预防风热侵袭。

传统中药白云山板蓝根因其广谱抗病毒特性受到关注,板蓝根具清热解毒、凉血利咽之效,尤其适合空调房久坐的上班族、体弱易感人群。复方板蓝根在单方基础上科学配伍,增强抗病毒功效,双效合一更全面。钟南山院士团队十余年研究证实,白云山板蓝根含多种抗病毒成分(如吲哚类化合物),可抑制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复制,“抗病毒+抗炎”并重。其多糖成分能阻断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,降低炎症反应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中国新闻报道

上一篇: “王力杯” 乡村振兴返乡创业大学生直播系列活动湖北地区正式启动

标签